從事幼教工作多年來,耳邊總會聽到一些老師抱怨:「你看這個小朋友又交空白作業,父母也不輔導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位父母也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我們寫的『家園手冊』,幾個星期了也沒見父母在手冊上留一個字,跟父母提醒過,可手冊還是原封不動」、「你看這位父母急沖沖送孩子回園,衣物也沒給孩子整理,本想跟她講講孩子在園的事,她卻說趕時間上班沒空」……
是呀!在生活中確實有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父母,父母們為了工作、生活,顧了自己,又顧不了孩子;有的認為孩子年齡小,來幼兒園只是為了玩,為了讓父母安心工作,還有的認為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就是老師的事情……
請在乎家園共育的必要性
過去,父母為了工作、生活,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一手丟給老師,就一切不理了。但現在,隨著對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認識的提高,家園共育的思想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付諸實踐。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比老師還要重要,沒有父母的模範和引導,老師教得再好,也是沒用的。所以,家園共育理應成為推動幼兒素質教育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
父母與老師應是合作夥伴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父母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的施教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父母本來就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
當然,幼兒園教師受過專業訓練,並經常能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父母從總體上說,在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幼兒園有責任向父母宣傳科學育兒知識。但父母從孩子出生後,就看著他的成長,對孩子的了解比教師要深刻得多,並且在家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又是許多教師所欠缺的。因此,父母和教師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家園雙方才能互相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這是實現家園共育的基本前提。
家園共育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進行經常性溝通
實現家園共育,需要教師與父母以兒童發展為中心,進行經常性的雙向溝通。教師要隨時向父母介紹孩子在園裡的生活、學習情況,進步與不足;父母也要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裡的表現與變化。雙方相互商討、溝通,取得共識,有了共識才能做到共育。
了解幼兒園的教學
為了讓父母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班上的教學網路內容,教師可將班上的教學內容、周計劃貼在「父母園地」中,向父母通報,提示父母觀看,並可給我們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或召開父母會、家訪、電話訪及時與父母溝通,通過溝通雙方取得共識,共同設計教育對策,相互配合教育。
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組織父母參與幼兒園教育,是家園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讓父母做旁觀者,而是重在參與,發揮父母這一重要教育資源的作用。
父母參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請各行各業、有才能和特長的父母,到園來當「老師」——擔任警察、醫生、廚師等工作的幼兒的爸爸媽媽,均可請進課堂給孩子講述、表演。或者請父母們到班上與孩子們共同製作食品、手工,一起開展遊戲、娛樂及體育競賽活動等等。
家園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家和園的共同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博學多才和將來的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園共育這條路是必須走下去的。
老師跟家長,是什麼樣的關係呢?猜測一下
從事幼教工作多年來,耳邊總會聽到一些老師抱怨:「你看這個小朋友又交空白作業,父母也不輔導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位父母也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我們寫的『家園手冊』,幾個星期了也沒見父母在手冊上留一個字,跟父母提醒過,可手冊還是原封不動」、「你看這位父母急沖沖送孩子回園,衣物也沒給孩子整理,本想跟她講講孩子在園的事,她卻說趕時間上班沒空」……
是呀!在生活中確實有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父母,父母們為了工作、生活,顧了自己,又顧不了孩子;有的認為孩子年齡小,來幼兒園只是為了玩,為了讓父母安心工作,還有的認為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就是老師的事情……
請在乎家園共育的必要性
過去,父母為了工作、生活,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一手丟給老師,就一切不理了。但現在,隨著對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認識的提高,家園共育的思想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付諸實踐。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比老師還要重要,沒有父母的模範和引導,老師教得再好,也是沒用的。所以,家園共育理應成為推動幼兒素質教育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
父母與老師應是合作夥伴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父母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的施教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與父母本來就應該是一種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
當然,幼兒園教師受過專業訓練,並經常能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父母從總體上說,在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幼兒園有責任向父母宣傳科學育兒知識。但父母從孩子出生後,就看著他的成長,對孩子的了解比教師要深刻得多,並且在家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又是許多教師所欠缺的。因此,父母和教師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家園雙方才能互相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這是實現家園共育的基本前提。
家園共育要掌握必要的方法
進行經常性溝通
實現家園共育,需要教師與父母以兒童發展為中心,進行經常性的雙向溝通。教師要隨時向父母介紹孩子在園裡的生活、學習情況,進步與不足;父母也要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裡的表現與變化。雙方相互商討、溝通,取得共識,有了共識才能做到共育。
了解幼兒園的教學
為了讓父母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班上的教學網路內容,教師可將班上的教學內容、周計劃貼在「父母園地」中,向父母通報,提示父母觀看,並可給我們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或召開父母會、家訪、電話訪及時與父母溝通,通過溝通雙方取得共識,共同設計教育對策,相互配合教育。
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組織父母參與幼兒園教育,是家園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讓父母做旁觀者,而是重在參與,發揮父母這一重要教育資源的作用。
父母參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請各行各業、有才能和特長的父母,到園來當「老師」——擔任警察、醫生、廚師等工作的幼兒的爸爸媽媽,均可請進課堂給孩子講述、表演。或者請父母們到班上與孩子們共同製作食品、手工,一起開展遊戲、娛樂及體育競賽活動等等。
家園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家和園的共同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博學多才和將來的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園共育這條路是必須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