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2月,清政府正式派載澤、戴鴻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東西洋考察憲政。憲政考察團兵分兩路,戴鴻慈、端方一路,載澤、李盛鐸、尚其亨一路,均經日本、美國、歐洲沿途考察。由隨員分別擔任調查事務,「各就所長,悉心採訪,或查學務,或查財政,或查裁判,分途並出,俾以短期而收速效」。顯然,只有精通外文又熟知外國政情者深入調查、採訪、考察,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效果,在當時,留學生便成為參隨人員的首選。
清朝考慮推行憲政,也是時事的不得已。維新變法失敗後,正欲按照自己的意願整頓朝綱的大清朝接連發生了極其不幸的事件,先是義和團運動爆發,一幫頑固派昧於大勢,極力慫恿慈禧利用義和團「排外」,釀成庚子國難。慈禧攜光緒倉皇西狩,一路困頓風塵,顏面丟盡。痛定思痛,慈禧一面懲治壞事的頑固派官僚,一面急切地表達自己進行改革的決心。
1901年1月29日,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表現出振作的姿態發布上諭,要求王公大臣、封疆大員「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1]1905年12月,五大臣考察憲政,戴鴻慈、端方一路在羅馬合影
慈禧太后的諭令發布後,朝臣和地方大員反應頗為強烈。在眾多呈上來的條陳中,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聯合會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劉坤一、張之洞給慈禧太后上了三道摺子,即《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整頓中法十二條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採用西法十二條折》,史家稱為「江楚會奏三疏」。它們的中心思想是,只有變法學習西方,才能積聚大量的經國人才,軍事才能強大,教案才不會發生,與各國簽訂的條約才能公平,礦務才能開闢,洋人也不敢在中國橫行,亂黨也才會平息。
慈禧閱罷,認為裡邊有很多建議是可以實行的。因此她要求根據輕重緩急「隨時設法,擇要舉辦」。
當年4月,慈禧太后就諭令設立了督辦政務處,由奕劻、李鴻章等重臣負責督理。自此,慈禧太后主導的「新政」開始上演。雖然慈禧太后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專橫、陰險、斂權的女人,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庚子之後的新政並非全無可取之處。慈禧太后推行的「新政」與康黨的維新變法相較有很大的區別。它既能夠使朝廷中的保守派和洋務派都能接受,也更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實際,更具有實踐意義。
庚子之後的新政,在政治上借鑒了維新派裁汰冗員的思路,設立外務部、商務部、學部、巡警部、郵船部等新的政府部門,意在變革傳統的六部體制;經濟上,在維新派提出的獎勵工商、發展事業的基礎上,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產律》、《商會簡明章程》等多種經濟法律,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軍事上,在維新派整頓團練、改革八旗兵的基礎上,提出編練新軍,建設現代化軍隊的新主張;文化教育上,在袁世凱、張之洞的積極推動下,廢除了延續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使新式教育和國外留學成為潮流。1910年第三次請求速開國會的代表合影
慈禧太后推行新政,是一種時事的不得已。在她發動維新政變後,國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她不得不回到改革的軌道上來。庚子之後,慈禧太后痛定思痛,作為朝政大局的直接操縱者,她對新政寄予厚望,渴望通過變革給國人一個交代。但是列強的索要多端以及國內政治、社會的動蕩,沒有給她一個穩健改革的條件。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彈丸小國日本戰勝了專制帝國沙俄。這個新動向使得國內外的輿論認為,這是君主立憲國(指日本)戰勝專制帝國的鐵證。由此,朝野上下很多人士開始認為中國的出路在於君主立憲。在強大的社會呼聲中,慈禧太后不得不把新政歸於憲政改革一途。
事實上,在慈禧太后西狩,要求王公大臣參酌政要條陳強國之策的時候,流亡在外的梁啟超已經認識到,立憲才是當時中國的出路。1900年8月,梁啟超為指導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匆匆回國。但是,他回到上海後,自立軍起義已經宣告失敗。梁啟超啟程前往南洋拜見康有為後,又作澳洲之旅,到1901年才又踏上日本的土地。將近一年的海外之行,梁啟超親身體驗到憲政國憲政制度下的社會生活,認識到了中國的出路在於立憲。
1901年6月,梁啟超在《清議報》上發表《立憲法議》一文,說中國的出路在於憲政。所謂憲政,在他看來,就是統治者行使有限權力的政治。在中國要限制統治者的權力,必須推行憲政。憲政還權於民,民有權才能保證憲法貫徹執行。
梁啟超在文中還詳細闡述了中國實行憲政的步驟和辦法。主要是敦促朝廷頒布諭令,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安定民心,派出朝中重臣考察憲政國政體經驗,設立立法局,擬定憲法。公布憲法草案,令全國士民討論,形成憲法定本,頒行天下。慈禧太后
當時,慈禧太后雖然是情非得已地推行新政,但並沒有放鬆對康梁的通緝。這樣的情況下,梁啟超的主張就不可能對慈禧太后產生影響。而將立憲思想引入朝廷的是朝廷體制內的一些開明官員,特別是那些駐外使節,他們身居國外,親身體驗國外政體生活,其中一些人,提出了立憲主張。
梁啟超發表《立憲法議》的當月,出使日本的李盛鐸在條陳中就向慈禧太后提議實行君主立憲。李盛鐸在條陳中說:「查各國變法,無不首重要憲綱,以為立國基礎。惟國體、政體有所謂君子、民主之分,但其變遷沿改,百折千回,必歸依於立憲而後底定。」[2]
李盛鐸的這個條陳,在當時是否引起慈禧太后的注意不得而知。但是,1905年清廷派出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李盛鐸就是其中一員。
讓立憲聲音進入朝廷,並最終影響朝廷的有一個人物,是狀元出身的著名商紳張謇。張謇和吳汝綸一樣,都不喜為官,熱衷於辦教育和創辦實業。他1894年高中狀元,但並沒有應朝廷的要求入朝為官,而是返回南通老家創辦教育,開辦實業,在這些方面,他倒真的有所建樹。
1903年,日本舉辦博覽會,一位日本友人邀請他前往參加,張謇接受了要求,在日本居留了兩個多月,考察了日本的政治、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這次日本之行,他的人生坐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致力於實業和教育的同時,他也積極呼籲朝廷實行憲政,並成為江南立憲派的首領。
1904年3月24日,出使法國大臣孫寶琦也奏請朝廷立憲:「欲求所以除壅蔽,則各國之立憲政體洵可效法。」「應仿英、德、日之制,定為立憲政體之國。」[3]
當時,孫寶琦還給載澤、端方、張之洞去函,請求他們說服朝廷立憲。張之洞本來就是立憲的積極支持者,他為此找到了對日本憲政有所了解的張謇,請他代為起草立憲奏章,當時參與起草的有趙起昌、湯壽潛等人,都是張之洞的好友。晚清中國清政府頒布立憲,信以為真的民眾彈冠相慶
奏章經過六七次的修改,方才定稿。張之洞想拉上袁世凱一同向朝廷條陳此事,便讓張謇找袁世凱商量。袁世凱曾經是張謇的學生,後來因為政治立場不和,他痛罵過袁世凱,二人已經多年不相往來。此番有求於他,張謇也只好拉下面子給袁世凱寫信,希望他效法日本的伊藤博文、坂垣主持立憲。但此時的袁世凱並不熱心,善於投機的他在觀望,因而,回復說「尚須緩以竢時」。[4]袁世凱沒有答應,張謇又找到時為軍機大臣的瞿鴻禨。瞿鴻禨對立憲十分感興趣,態度也甚為積極。當年9月,張謇又找到兵部侍郎鐵良,將自己刻印的《日本憲法義解》和《議會史》送給他,希望他對朝廷產生影響。1904年的後半年裡,張謇積極活動,拜訪各路大臣,暢言立憲。在社會各界的積極推動下,朝廷中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立憲力量,載澤、張之洞、端方、瞿鴻禨都是憲政的積極支持者。
1905年5月,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全殲沙俄太平洋艦隊,日本指揮官是東鄉平八郎,這個自詡為「一生伏首拜陽明」的海軍統帥,書寫了立憲國戰敗專制國的歷史。這一戰,使得清朝朝野上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立憲呼聲。
————————————
參考文獻:
[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第 26 冊,第 460 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
[2]候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第 28 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3]候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第 49 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4]《張謇全集》,第 6 卷,第 865頁,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晚清中國,慈禧太后不得已推行新政,立憲為什麼會成為呼聲?
1905年12月,清政府正式派載澤、戴鴻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東西洋考察憲政。憲政考察團兵分兩路,戴鴻慈、端方一路,載澤、李盛鐸、尚其亨一路,均經日本、美國、歐洲沿途考察。由隨員分別擔任調查事務,「各就所長,悉心採訪,或查學務,或查財政,或查裁判,分途並出,俾以短期而收速效」。顯然,只有精通外文又熟知外國政情者深入調查、採訪、考察,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效果,在當時,留學生便成為參隨人員的首選。
清朝考慮推行憲政,也是時事的不得已。維新變法失敗後,正欲按照自己的意願整頓朝綱的大清朝接連發生了極其不幸的事件,先是義和團運動爆發,一幫頑固派昧於大勢,極力慫恿慈禧利用義和團「排外」,釀成庚子國難。慈禧攜光緒倉皇西狩,一路困頓風塵,顏面丟盡。痛定思痛,慈禧一面懲治壞事的頑固派官僚,一面急切地表達自己進行改革的決心。
1901年1月29日,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表現出振作的姿態發布上諭,要求王公大臣、封疆大員「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1]
1905年12月,五大臣考察憲政,戴鴻慈、端方一路在羅馬合影
慈禧太后的諭令發布後,朝臣和地方大員反應頗為強烈。在眾多呈上來的條陳中,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聯合會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劉坤一、張之洞給慈禧太后上了三道摺子,即《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整頓中法十二條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採用西法十二條折》,史家稱為「江楚會奏三疏」。它們的中心思想是,只有變法學習西方,才能積聚大量的經國人才,軍事才能強大,教案才不會發生,與各國簽訂的條約才能公平,礦務才能開闢,洋人也不敢在中國橫行,亂黨也才會平息。
慈禧閱罷,認為裡邊有很多建議是可以實行的。因此她要求根據輕重緩急「隨時設法,擇要舉辦」。
當年4月,慈禧太后就諭令設立了督辦政務處,由奕劻、李鴻章等重臣負責督理。自此,慈禧太后主導的「新政」開始上演。雖然慈禧太后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專橫、陰險、斂權的女人,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庚子之後的新政並非全無可取之處。慈禧太后推行的「新政」與康黨的維新變法相較有很大的區別。它既能夠使朝廷中的保守派和洋務派都能接受,也更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實際,更具有實踐意義。
庚子之後的新政,在政治上借鑒了維新派裁汰冗員的思路,設立外務部、商務部、學部、巡警部、郵船部等新的政府部門,意在變革傳統的六部體制;經濟上,在維新派提出的獎勵工商、發展事業的基礎上,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產律》、《商會簡明章程》等多種經濟法律,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軍事上,在維新派整頓團練、改革八旗兵的基礎上,提出編練新軍,建設現代化軍隊的新主張;文化教育上,在袁世凱、張之洞的積極推動下,廢除了延續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使新式教育和國外留學成為潮流。
1910年第三次請求速開國會的代表合影
慈禧太后推行新政,是一種時事的不得已。在她發動維新政變後,國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她不得不回到改革的軌道上來。庚子之後,慈禧太后痛定思痛,作為朝政大局的直接操縱者,她對新政寄予厚望,渴望通過變革給國人一個交代。但是列強的索要多端以及國內政治、社會的動蕩,沒有給她一個穩健改革的條件。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彈丸小國日本戰勝了專制帝國沙俄。這個新動向使得國內外的輿論認為,這是君主立憲國(指日本)戰勝專制帝國的鐵證。由此,朝野上下很多人士開始認為中國的出路在於君主立憲。在強大的社會呼聲中,慈禧太后不得不把新政歸於憲政改革一途。
事實上,在慈禧太后西狩,要求王公大臣參酌政要條陳強國之策的時候,流亡在外的梁啟超已經認識到,立憲才是當時中國的出路。1900年8月,梁啟超為指導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匆匆回國。但是,他回到上海後,自立軍起義已經宣告失敗。梁啟超啟程前往南洋拜見康有為後,又作澳洲之旅,到1901年才又踏上日本的土地。將近一年的海外之行,梁啟超親身體驗到憲政國憲政制度下的社會生活,認識到了中國的出路在於立憲。
1901年6月,梁啟超在《清議報》上發表《立憲法議》一文,說中國的出路在於憲政。所謂憲政,在他看來,就是統治者行使有限權力的政治。在中國要限制統治者的權力,必須推行憲政。憲政還權於民,民有權才能保證憲法貫徹執行。
梁啟超在文中還詳細闡述了中國實行憲政的步驟和辦法。主要是敦促朝廷頒布諭令,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安定民心,派出朝中重臣考察憲政國政體經驗,設立立法局,擬定憲法。公布憲法草案,令全國士民討論,形成憲法定本,頒行天下。
慈禧太后
當時,慈禧太后雖然是情非得已地推行新政,但並沒有放鬆對康梁的通緝。這樣的情況下,梁啟超的主張就不可能對慈禧太后產生影響。而將立憲思想引入朝廷的是朝廷體制內的一些開明官員,特別是那些駐外使節,他們身居國外,親身體驗國外政體生活,其中一些人,提出了立憲主張。
梁啟超發表《立憲法議》的當月,出使日本的李盛鐸在條陳中就向慈禧太后提議實行君主立憲。李盛鐸在條陳中說:「查各國變法,無不首重要憲綱,以為立國基礎。惟國體、政體有所謂君子、民主之分,但其變遷沿改,百折千回,必歸依於立憲而後底定。」[2]
李盛鐸的這個條陳,在當時是否引起慈禧太后的注意不得而知。但是,1905年清廷派出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李盛鐸就是其中一員。
讓立憲聲音進入朝廷,並最終影響朝廷的有一個人物,是狀元出身的著名商紳張謇。張謇和吳汝綸一樣,都不喜為官,熱衷於辦教育和創辦實業。他1894年高中狀元,但並沒有應朝廷的要求入朝為官,而是返回南通老家創辦教育,開辦實業,在這些方面,他倒真的有所建樹。
1903年,日本舉辦博覽會,一位日本友人邀請他前往參加,張謇接受了要求,在日本居留了兩個多月,考察了日本的政治、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這次日本之行,他的人生坐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致力於實業和教育的同時,他也積極呼籲朝廷實行憲政,並成為江南立憲派的首領。
1904年3月24日,出使法國大臣孫寶琦也奏請朝廷立憲:「欲求所以除壅蔽,則各國之立憲政體洵可效法。」「應仿英、德、日之制,定為立憲政體之國。」[3]
當時,孫寶琦還給載澤、端方、張之洞去函,請求他們說服朝廷立憲。張之洞本來就是立憲的積極支持者,他為此找到了對日本憲政有所了解的張謇,請他代為起草立憲奏章,當時參與起草的有趙起昌、湯壽潛等人,都是張之洞的好友。晚清中國
清政府頒布立憲,信以為真的民眾彈冠相慶
奏章經過六七次的修改,方才定稿。張之洞想拉上袁世凱一同向朝廷條陳此事,便讓張謇找袁世凱商量。袁世凱曾經是張謇的學生,後來因為政治立場不和,他痛罵過袁世凱,二人已經多年不相往來。此番有求於他,張謇也只好拉下面子給袁世凱寫信,希望他效法日本的伊藤博文、坂垣主持立憲。但此時的袁世凱並不熱心,善於投機的他在觀望,因而,回復說「尚須緩以竢時」。[4]袁世凱沒有答應,張謇又找到時為軍機大臣的瞿鴻禨。瞿鴻禨對立憲十分感興趣,態度也甚為積極。當年9月,張謇又找到兵部侍郎鐵良,將自己刻印的《日本憲法義解》和《議會史》送給他,希望他對朝廷產生影響。1904年的後半年裡,張謇積極活動,拜訪各路大臣,暢言立憲。在社會各界的積極推動下,朝廷中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立憲力量,載澤、張之洞、端方、瞿鴻禨都是憲政的積極支持者。
1905年5月,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全殲沙俄太平洋艦隊,日本指揮官是東鄉平八郎,這個自詡為「一生伏首拜陽明」的海軍統帥,書寫了立憲國戰敗專制國的歷史。這一戰,使得清朝朝野上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立憲呼聲。
————————————
參考文獻:
[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第 26 冊,第 460 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
[2]候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第 28 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3]候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第 49 頁,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4]《張謇全集》,第 6 卷,第 865頁,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