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在三部國慶檔主力電影里,《我和我的祖國》強勢領跑了。
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統計顯示,《我和我的祖國》首日票房2.78億,截止10月2日9時00分,累計票房突破8億大關,用時僅47個小時,兩天的時間都不到。
此外,它的內地總票房被預測為30.81億,形勢一片大好啊!
說到《我和我的祖國》,關於它的關鍵詞我們早就聽爛了。
新中國成立70周年,7位知名導演,7個重要的歷史瞬間,數不勝數的知名演員……
可從影片立項之初到各個預告片的依次發布,我們的期待值還是被一次次刷新,關於題材、關於導演、關於演員,每一點都能成為刺激我們期待值的存在。
《我和我的祖國》
了解過電影背景的都知道,《我和我的祖國》是由7個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的主題對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7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這就像是一個命題作文,交到中國老中青三代優秀導演手上,給導演自由發揮,而他們確實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在主旋律的基調下還拍出了屬於他們的個人風格。
下面老孟就先簡單談談這7個故事的感受:
管虎《前夜》——工整
當所有人萬眾一心,只為了能確保盛典的萬無一失,這一刻真的讓人淚目。
一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老孟的手心幾乎就沒鬆開。
歐豪飾演的林治遠助手坐在屋頂上高聲的喊,黃渤飾演的林治遠一行人在廣場上賣力的跑,以及最後為了能讓旗杆不搖晃而在地上拉住繩子的所有人,我們從畫面里看到的是每一個人都在為了大典而努力。
不得不說,管虎導演很擅長把握人物的情緒,尤其是主角林治遠。
黃渤爬桿時的緊張以及一切順利解決後的喜極而泣,可以說每一個情緒都恰到好處。
而整個故事也相當工整,從籌備到遇到困難,到解決困難,直至國旗順利升起的那一刻,沒有一點廢筆,循序漸進的把我們的情緒帶入進去。
在管虎的這個「前夜」里,就算是沒有經歷過前夜,激動也是難免的。
張一白《相遇》——細膩
說實話,這個故事一開始老孟並沒有很大期待,但看完之後,這個故事卻是最讓老孟驚喜的。
《相遇》的主題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為了這顆原子彈,很多中國的年輕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年輕的生命。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些不知名的科研人員之一。
張譯飾演的高遠,是參加原子彈研究的科研人員,在一次實驗中,他為了搶救設備受到了核輻射。
這個故事的80%篇幅都是在這個公交車上展開,任素汐飾演的女友通過眼睛和身形就認出了他,可按照規定,他不能說。
一邊是女友的回憶往事,一邊是他內心的痛苦煎熬,怎麼辦?
在女友的緩緩敘述下,高遠幾乎就綳不住了,這時,陳指揮說的「大事」來了。
滿街的報紙號外,兩人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對視一笑,高遠摘下口罩的瞬間,作為觀眾的我們反倒眼淚決堤。
這個故事把焦點集中在小人物的感情上,把歷史大事件融進了背景里,通過細膩的情感,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所有人為了家國而奉獻的精神。
這也是張一白這個故事最讓人驚喜的地方。
徐崢《奪冠》——精巧
《奪冠》是很有徐崢味道的一個故事,雖然名叫奪冠,但他並沒有把焦點聚焦在女排奪冠這個事情上。
反而把落點放在了弄堂里的兩個孩子身上,一個小男孩暗戀小女生,想在她出國前送她一個禮物,沒想到趕上了女排奪冠。
為了能讓電視收到轉播,掌握電工技巧的小男孩被困在了天台,所以兩人沒能好好道別。
徐崢把「初戀」這件小事套在了「女排奪冠」的背景里,其實和張一白的故事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但他更加精妙的地方在於《奪冠》既展現小男孩多次內心的掙扎,同時花了更多的筆墨在女排奪冠上,比如通過上海弄堂里觀看比賽的群眾的反映。
也就是說,這段故事裡,有兩條引導情緒的線。
一個是小男孩和小女生之究竟能不能見上最後一面,還有一個女排奪冠。
而這兩條線的情緒在奪冠瞬間一起被點燃了。
在最後,小男孩冬冬恰好披著床單飛躍屋頂調整天線的時候,誰的心不跟著一起澎湃呢?
結束時再一次運用故事重疊的手法,時間從1984年切到2016年,和兩個孩子重逢的同時,女排再一次奪冠。
愛國情懷和個人情感一次性得到了宣洩,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真心贊!
薛曉璐《回歸》——動人
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回歸》這個故事是最催淚的。
這個故事裡,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主角,它的主線圍繞著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
導演薛曉璐也很巧妙的把核心選為「時間」。
安文彬先生曾在朗讀者節目里回憶到,他和英國的戴維斯大使進行了大約16次正式談判,非正式會談更是不知道舉行了多少次。
而每一次的談判都只是為了2秒鐘。
「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
為了這兩秒,杜江飾演的升旗手不斷的練習,只為了能分秒不差的將國旗升值頂端,宣告主權回歸。
同時還有一條表鋪老闆和執勤隊長的線,當年意外來港的表鋪老闆,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來回歸。
這個故事裡,打動人的還是細節。
最後國旗上升,歌聲響起,不需要任何煽情技巧,眼淚自己就下來了。
寧浩《北京你好》——有趣
2008年,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難以忘懷的一年。
在寧浩導演的這個和奧運會有關的故事從一個北京計程車司機身上講起,這個計程車司機就是葛優葛大爺。
這個故事是典型的寧浩式敘事風格,每一秒幾乎都有寧浩梗在裡面,加上葛大爺的演繹,這個故事是7個故事裡最輕鬆也最反轉的。
陳凱歌《白晝流星》——壯闊
陳凱歌導演的這個故事,聚焦的是神州返航的故事,以「草原傳說」為載體,卻飽含了深刻的立意。
把航天事業和扶貧練習在一起,導演的立意很出色,同時這個故事裡還用最壯闊的視覺效果,給我們展現了大草原的遼闊。
它在7個故事裡,視覺效果是最好也是最震撼的。
文牧野《護航》——完整
文牧野導演這次依舊旨在講好一個故事,用多次的閃回,回顧李瀟然成為優秀女飛行員的心路歷程。
從童年時光到青少年,接著經歷過感情挫折,最後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做出奉獻和犧牲。
通過一系列的故事,塑造了一個鮮活的女飛行員的形象,也給這部電影收了一個很好的尾。
7個故事看下來,《我和我的祖國》里不乏各路演技逆天,獎項傍身的演員。
很負責任的說,但凡是出現在影片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拖後腿的,就算只是出現了2秒,都足以看出演技和用心,有些細節特別好哭。
這之中讓老孟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前夜》里的黃渤和《相遇》里的任素汐、張譯。
黃渤的演技本不用多說,這次《前夜》的故事裡,他對真實人物林治遠的解讀非常到位。
一個具有犧牲精神的知識分子,受過打擊,經歷過絕望,但最終還是克服恐高爬上旗杆,人物相當飽滿。
和黃渤不同,《相遇》里的任素汐和張譯幾乎全是文戲。
從在車上遇見開始,任素汐從驚喜到失落再到鼓起勇氣,幾個表情和動作把她的猶豫完全展現出來了。
之後她開始回憶過往,說到甜蜜的過去,臉上抑制不住的高興。
可說著說著,說到這三年,她卻還是忍不住埋怨。
最後她以一句「我不怪他」不僅打動了張譯飾演的高遠,也打動了銀幕前的我們。
而一路戴著口罩聽下來的張譯更是完美的展現了眼神演技的絕妙,從眼神閃躲接著掙扎猶豫到動容,最後差點都沒繃住摘下口罩。
每一個鏡頭都能感受到兩人的情緒變化,真的要陷在張譯的眼神里了。
這七個故事通過導演獨特的視角和手法,把「祖國」這個概念完美而巧妙的融合進去。
它既可以成為不顧生命危險爬上旗杆頂端的勇氣,也可以是苦守多年堅決不和家人聯繫的隱忍。
它既可以是為了最完美的表演而放棄夢想的犧牲,也可以是錯過和喜歡女孩交換禮物的遺憾。
在這裡,主旋律不再是假大空,而是在細節里,引發共鳴。
或許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在籌備之初定名為《我的祖國》,但之後陳凱歌導演改成了《我和我的祖國》,這個修改堪稱絕妙,因為這本來就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和祖國的故事;因為它強調了個體和祖國的聯繫:我們都是平凡、默默無聞的一份子,但都見證、參與了祖國繁榮富強的崛起歷程!不否認,《我和我的祖國》很好哭。
但這一次,我們應該哭!
票房破8億大關,《我和我的祖國》沒有拖後腿的演員,細節很好哭
顯而易見,在三部國慶檔主力電影里,《我和我的祖國》強勢領跑了。
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統計顯示,《我和我的祖國》首日票房2.78億,截止10月2日9時00分,累計票房突破8億大關,用時僅47個小時,兩天的時間都不到。
此外,它的內地總票房被預測為30.81億,形勢一片大好啊!
說到《我和我的祖國》,關於它的關鍵詞我們早就聽爛了。
新中國成立70周年,7位知名導演,7個重要的歷史瞬間,數不勝數的知名演員……
可從影片立項之初到各個預告片的依次發布,我們的期待值還是被一次次刷新,關於題材、關於導演、關於演員,每一點都能成為刺激我們期待值的存在。
《我和我的祖國》
了解過電影背景的都知道,《我和我的祖國》是由7個故事組成,每一個故事的主題對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7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這就像是一個命題作文,交到中國老中青三代優秀導演手上,給導演自由發揮,而他們確實也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在主旋律的基調下還拍出了屬於他們的個人風格。
下面老孟就先簡單談談這7個故事的感受:
管虎《前夜》——工整
當所有人萬眾一心,只為了能確保盛典的萬無一失,這一刻真的讓人淚目。
一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老孟的手心幾乎就沒鬆開。
歐豪飾演的林治遠助手坐在屋頂上高聲的喊,黃渤飾演的林治遠一行人在廣場上賣力的跑,以及最後為了能讓旗杆不搖晃而在地上拉住繩子的所有人,我們從畫面里看到的是每一個人都在為了大典而努力。
不得不說,管虎導演很擅長把握人物的情緒,尤其是主角林治遠。
黃渤爬桿時的緊張以及一切順利解決後的喜極而泣,可以說每一個情緒都恰到好處。
而整個故事也相當工整,從籌備到遇到困難,到解決困難,直至國旗順利升起的那一刻,沒有一點廢筆,循序漸進的把我們的情緒帶入進去。
在管虎的這個「前夜」里,就算是沒有經歷過前夜,激動也是難免的。
張一白《相遇》——細膩
說實話,這個故事一開始老孟並沒有很大期待,但看完之後,這個故事卻是最讓老孟驚喜的。
《相遇》的主題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為了這顆原子彈,很多中國的年輕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年輕的生命。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些不知名的科研人員之一。
張譯飾演的高遠,是參加原子彈研究的科研人員,在一次實驗中,他為了搶救設備受到了核輻射。
這個故事的80%篇幅都是在這個公交車上展開,任素汐飾演的女友通過眼睛和身形就認出了他,可按照規定,他不能說。
一邊是女友的回憶往事,一邊是他內心的痛苦煎熬,怎麼辦?
在女友的緩緩敘述下,高遠幾乎就綳不住了,這時,陳指揮說的「大事」來了。
滿街的報紙號外,兩人隔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對視一笑,高遠摘下口罩的瞬間,作為觀眾的我們反倒眼淚決堤。
這個故事把焦點集中在小人物的感情上,把歷史大事件融進了背景里,通過細膩的情感,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所有人為了家國而奉獻的精神。
這也是張一白這個故事最讓人驚喜的地方。
徐崢《奪冠》——精巧
《奪冠》是很有徐崢味道的一個故事,雖然名叫奪冠,但他並沒有把焦點聚焦在女排奪冠這個事情上。
反而把落點放在了弄堂里的兩個孩子身上,一個小男孩暗戀小女生,想在她出國前送她一個禮物,沒想到趕上了女排奪冠。
為了能讓電視收到轉播,掌握電工技巧的小男孩被困在了天台,所以兩人沒能好好道別。
徐崢把「初戀」這件小事套在了「女排奪冠」的背景里,其實和張一白的故事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但他更加精妙的地方在於《奪冠》既展現小男孩多次內心的掙扎,同時花了更多的筆墨在女排奪冠上,比如通過上海弄堂里觀看比賽的群眾的反映。
也就是說,這段故事裡,有兩條引導情緒的線。
一個是小男孩和小女生之究竟能不能見上最後一面,還有一個女排奪冠。
而這兩條線的情緒在奪冠瞬間一起被點燃了。
在最後,小男孩冬冬恰好披著床單飛躍屋頂調整天線的時候,誰的心不跟著一起澎湃呢?
結束時再一次運用故事重疊的手法,時間從1984年切到2016年,和兩個孩子重逢的同時,女排再一次奪冠。
愛國情懷和個人情感一次性得到了宣洩,不得不說這個故事真心贊!
薛曉璐《回歸》——動人
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回歸》這個故事是最催淚的。
這個故事裡,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主角,它的主線圍繞著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
導演薛曉璐也很巧妙的把核心選為「時間」。
安文彬先生曾在朗讀者節目里回憶到,他和英國的戴維斯大使進行了大約16次正式談判,非正式會談更是不知道舉行了多少次。
而每一次的談判都只是為了2秒鐘。
「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
為了這兩秒,杜江飾演的升旗手不斷的練習,只為了能分秒不差的將國旗升值頂端,宣告主權回歸。
同時還有一條表鋪老闆和執勤隊長的線,當年意外來港的表鋪老闆,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來回歸。
這個故事裡,打動人的還是細節。
最後國旗上升,歌聲響起,不需要任何煽情技巧,眼淚自己就下來了。
寧浩《北京你好》——有趣
2008年,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難以忘懷的一年。
在寧浩導演的這個和奧運會有關的故事從一個北京計程車司機身上講起,這個計程車司機就是葛優葛大爺。
這個故事是典型的寧浩式敘事風格,每一秒幾乎都有寧浩梗在裡面,加上葛大爺的演繹,這個故事是7個故事裡最輕鬆也最反轉的。
陳凱歌《白晝流星》——壯闊
陳凱歌導演的這個故事,聚焦的是神州返航的故事,以「草原傳說」為載體,卻飽含了深刻的立意。
把航天事業和扶貧練習在一起,導演的立意很出色,同時這個故事裡還用最壯闊的視覺效果,給我們展現了大草原的遼闊。
它在7個故事裡,視覺效果是最好也是最震撼的。
文牧野《護航》——完整
文牧野導演這次依舊旨在講好一個故事,用多次的閃回,回顧李瀟然成為優秀女飛行員的心路歷程。
從童年時光到青少年,接著經歷過感情挫折,最後為自己熱愛的事業做出奉獻和犧牲。
通過一系列的故事,塑造了一個鮮活的女飛行員的形象,也給這部電影收了一個很好的尾。
7個故事看下來,《我和我的祖國》里不乏各路演技逆天,獎項傍身的演員。
很負責任的說,但凡是出現在影片中的人物,沒有一個拖後腿的,就算只是出現了2秒,都足以看出演技和用心,有些細節特別好哭。
這之中讓老孟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前夜》里的黃渤和《相遇》里的任素汐、張譯。
黃渤的演技本不用多說,這次《前夜》的故事裡,他對真實人物林治遠的解讀非常到位。
一個具有犧牲精神的知識分子,受過打擊,經歷過絕望,但最終還是克服恐高爬上旗杆,人物相當飽滿。
和黃渤不同,《相遇》里的任素汐和張譯幾乎全是文戲。
從在車上遇見開始,任素汐從驚喜到失落再到鼓起勇氣,幾個表情和動作把她的猶豫完全展現出來了。
之後她開始回憶過往,說到甜蜜的過去,臉上抑制不住的高興。
可說著說著,說到這三年,她卻還是忍不住埋怨。
最後她以一句「我不怪他」不僅打動了張譯飾演的高遠,也打動了銀幕前的我們。
而一路戴著口罩聽下來的張譯更是完美的展現了眼神演技的絕妙,從眼神閃躲接著掙扎猶豫到動容,最後差點都沒繃住摘下口罩。
每一個鏡頭都能感受到兩人的情緒變化,真的要陷在張譯的眼神里了。
這七個故事通過導演獨特的視角和手法,把「祖國」這個概念完美而巧妙的融合進去。
它既可以成為不顧生命危險爬上旗杆頂端的勇氣,也可以是苦守多年堅決不和家人聯繫的隱忍。
它既可以是為了最完美的表演而放棄夢想的犧牲,也可以是錯過和喜歡女孩交換禮物的遺憾。
在這裡,主旋律不再是假大空,而是在細節里,引發共鳴。
或許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在籌備之初定名為《我的祖國》,但之後陳凱歌導演改成了《我和我的祖國》,這個修改堪稱絕妙,因為這本來就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和祖國的故事;因為它強調了個體和祖國的聯繫:
我們都是平凡、默默無聞的一份子,但都見證、參與了祖國繁榮富強的崛起歷程!不否認,《我和我的祖國》很好哭。
但這一次,我們應該哭!